作曲
奥地利
男
1883-12-03
1945-09-15
古典
简介
德国作曲家。1883年12月3日生于维也纳,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音乐流派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有“新维也纳乐派”之称,热衷于阿诺尔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的“十二音体系”音乐。1904年与好友阿尔班·贝尔格(Alban Berg)同时向阿诺尔德·勋伯格学习作曲。师徒三人都热衷于无调性的十二音体系的实验,是二十世纪表现主义音乐流派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故有“新维也纳乐派”之称。1908年起,他当过剧院指挥、家庭教师、维也纳工人乐队指导、犹太文化学院教员、广播电台音乐指导等职。1934年后遭纳粹迫害,他的十二音音乐被作为所谓“布尔什维克文化”而禁演;除私人教学外,几乎禁止了他的一切音乐活动。生活潦困,思想颓丧,发愤于十二音“序列音乐”的试验。后在维也纳一家音乐出版社当校对员,1945年9月15日意外地被一名占领军公安人员枪杀。 韦伯恩作品不多,一生共有作品31部,主要为小型室内乐组合或为人声而作,他将音乐压缩到只剩下基本要素,弃尽种种传统的和声概念。他将许多孤立的音乐组件按复杂的对位与节奏型排列,集中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幅度里。后期的作品一反传统的展开技巧,力求采用整体变奏。代表作有《弦乐四重奏》、《室内交响曲》、《乐队变奏曲》等。篇幅最长的一部合唱作品达15分钟,而最短的仅有十几小节,10来秒钟,向以“浓缩”著称。其创作在音色、节奏、织体、力度、休止等方面都讲究十二音序列原则。如《室内交响曲》,将时断时续的音符与分解的乐器音色加以组合,可说是后来被发展了的点描音乐的先声。
韦伯恩作为阿诺尔德·勋伯格的学生之一,他更多地继承和发展了阿诺尔德·勋伯格的创新技法,成为表现主义音乐一位“默默无闻的贡献者”。韦伯恩在当时并不出名,他那戏剧化的死却成为唯一引起人们注意的事件。韦伯恩的成就是在他的老师所建立的十二音体系上的更进一步。十二音体系只是音高方面的序列手法,而韦伯恩将它扩展到节奏、力度、时值、音色上,开创了“序列音乐”的写作秩序。他还发展了勋伯格“音色旋律”的技法,以“点”代替“线”的旋律,把具有自己音色、力度、发音法的一个个音或和弦拼接起来,这一方法成为“点描派”音乐的先声。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在与以往的调性原则割断之后,着重作品形式的短小。韦伯恩对作品简洁的要求更是强烈,他认为:“主题一旦开始,就表现了它所有要说的东西,接着就必须出现某些新的东西。”在《五首管弦乐曲》中,五首乐曲仅持续五分钟,而第四首在整首作品中是最短的一首,只有六个多小节,演奏时间只有十九秒。韦伯恩在短小的音乐材料中包容着巨大的感情,勋伯格在听完他的《为弦乐四重奏用的四首小曲》时说:“韦伯恩的短曲是一部长篇小说,它那每一瞬间的呼吸都表现一种幸福。” 韦伯恩开创了一种新的更完美的序列主义音乐,这种音乐以确立一个特定的音符和一种特定音质之间的关系为基础。他的这种创作方法引起了施托克豪森、布莱兹、马代尔纳以及上一辈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等人的兴趣。韦伯恩的音乐风格富于个性,有高度的诗意和表现力。虽然他在世时几乎完全出于孤立的境遇中探索和追求自己的目标,但死后,他的音乐对青年作曲家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显得重要和新颖独特。虽然先锋派由于他的技术创新而赞赏他的音乐,但我们不该忘记他还是属于浪漫派传统,而且他非常尊重古典曲式,这是他创作中决不动摇的特点。他毕生是瓦格纳歌剧的崇拜者,并且是舒伯特、马勒和勃拉姆斯作品的绝妙指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