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普朗克封面

弗朗西·普朗克艺术家

Francis Poulenc

作曲、钢琴
法国
1899-01-07
1963-01-30
古典

简介

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普朗克的作品包括梅洛迪、钢琴独奏作品、室内乐、合唱作品、歌剧、芭蕾和管弦乐音乐会音乐。其中最著名的是钢琴组曲《三人行》(1919)、芭蕾舞剧《比什》(1923)、为羽管键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音乐会《尚佩特》(1928)、歌剧《卡尔梅利特的对话》(1957)以及为女高音、合唱团和管弦乐队而作的《格洛丽亚》(1959)。普朗克富有的家庭打算让他从商,不允许他进入音乐学院。他在音乐上主要是自学,师从钢琴家里卡多·维涅斯(Ricardo Viñes),后者在作曲家的父母去世后成为他的导师。普朗克很快受到了埃里克·萨蒂的影响,在他的指导下,他成为了一群年轻作曲家中的一员,他们被统称为“六人组”。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普朗克以其高昂的情绪和不敬而闻名。在20世纪30年代,他的性格中出现了更为严肃的一面,尤其是在他从1936年开始创作的宗教音乐中,他将这些音乐与他更为轻松的作品交替出现。除了作曲,普朗克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钢琴家。他与男中音皮埃尔·贝尔纳克(Pierre Bernac)和女高音丹尼斯·杜瓦尔(Denise Duval)合作演出,在欧洲和美国巡回演出,并录制了许多唱片。他是最早认识到留声机重要性的作曲家之一,从1928年起,他录制了大量唱片。在他的晚年,以及他去世后的几十年里,普朗克作为一位幽默、轻量级的作曲家,尤其在他的祖国享有盛名,他的宗教音乐常常被忽视。在21世纪,人们对他的严肃作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在世界各地创作了许多新作品,包括《卡尔梅利特的对话》(Dialogue des Carmélites)和《人类之声》(La Voix Humaine),以及他的歌曲和合唱音乐的许多现场和录制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