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歌剧作曲家,他生前创作了39部歌剧以及宗教音乐和室内乐。 十九世纪上半叶意大利歌剧三杰之一,罗西尼生于意大利的佩萨罗,成长在一个音乐家庭里,自1806年起开始得到正规的音乐训练。 1810~1829年是他创作的旺盛期,创作了一生所有的三十多部歌剧及其它作品。罗西尼的生活和主要创作活动处在欧洲封建复辟的年代,同时也是意大利民族运动兴起的时期。这样的社会历史环境给罗西尼的生活和创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作品中交织着先进和消极两种倾向。一方面,为了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罗西尼写了不少迎合宫廷贵族艺术趣味的歌剧(它们已被历史淘汰),得到了上流社会的赏识,自己也过起花天酒地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有一些作品客观上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积极的社会作用,艺术上也有相当造诣,至今仍广为流传。最著名的是《赛维利亚理发师》和《威廉·退尔》这两部歌剧。二幕歌剧《塞维利亚理发师》原名《阿玛维瓦》,根据法国剧作家博马舍的戏剧三部曲的第一部为脚本,由他的朋友斯特比尼改撰的剧本创作而成,可视为 1786年莫扎特创作的《费加罗的婚礼》的上集。这是23岁的罗西尼创作的第17部歌剧,1816年1月,他只用了短短的13天就创作完成了。而该剧在 1816年2月20日晚在罗马雅典剧场首演时却遭受了极不公平的对待。在罗西尼之前,意大利老作曲家派西埃洛早已于1782年用《塞维利亚理发师》的脚本写了一部歌剧,比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还早了4年,但因歌剧缺乏戏剧性而显得陈旧。罗西尼是受阿金蒂纳剧院经理的委托用同一题材的脚本再创作了此剧。然而妒忌心极重的派西埃洛却在首演之夜请来了全意大利吹口哨、喝倒彩的能手大倒其乱,使得剧场内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大混乱,这种局面使首演以失败而告终。可是该剧继续演出没几天后,罗西尼的天才就征服了观众,每场演出都获得巨大的成功,从而使这部作品成为不朽之作而被誉为“意大利喜歌剧精神的化身”。